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一集)
发布: 2017-7-16 14:44 | 作者: 无量觉 | 来源: 佛教第一门户佛子家园网
摘自《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
佛说十善业道经 (第一集) 2000/4/21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:19-14-001
诸位同学,大家好!昨天我们将《感应篇》讲圆满了。《感应篇》的文字虽然不长,古人彙编这一些公桉、因缘,也就是历史上许许多多感应的故事,蒐集得非常丰富,有理论,有事实,如果详细的介绍,是永远说不尽的。过去有很多感应的事实,现在更多,我们在中国、在外国,常常在报纸、在电视资讯裡面,得到许许多多这一方面的报导,这些报导确实增长了我们的信心,绝对不可以说,我们没有亲眼见到,我们就不承认。过去李老师常常用比喻讲,他说:「你的爸爸你见到了,你承认;你祖父你见到了,你的曾祖父、高祖父要是都没见到,那你都不承认了,哪有这种道理?」我们见不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。以现在科学家来说,我们眼睛的功能很有限,所见到的光,光波只能在适合的波度我们能看到,比我们能见光波长的光波我们见不到,短波也见不到。但是今天用科学仪器去测量,确确实实有长波、有短波,有我们见不到的,见不到不能说它不存在,见不到不能说它不是事实,这就属于迷信,这是属于武断。
佛是非常讲求科学的,他让我们去证明,宇宙之大,无奇不有,这是事实。今天科学家知道空间有不同的维次,我们常常听讲三度空间、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,在理论上讲空间是无限度的,不同维次的空间,我们就见不到,就无法接触。科学家了解这个事实,确实有不同维次空间存在,但是怎麽突破,现在技术上还做不到。佛家做到了,有许多高级的宗教做到了,他为什麽做到?他知道不同空间维次的来源、原因,为什麽会造成不同维次的空间,他知道。怎麽造成的?是由于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,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,所以空间维次是无量无边的。知道它的根源,如果把这个根源消除,问题就解决了。所以佛家用禅定的方法,让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于是不同维次空间突破了。你放下得愈多,突破的层次愈大,这是我们今天讲的「神通」,中国人讲特异功能,就这麽回事情。
心愈清淨,你能够接触的境界就愈广大;妄念愈多,烦恼愈多,你的圈圈就愈小,你就无有方法突破。我们人住在三维空间裡面,四维空间他决定没有分。佛懂得这个道理,晓得这个事实现象是怎麽来的,所以他有方法,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,那是讲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、不同的手段。修什麽?全是修禅定。换句话说,全都是消除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,恢复我们的真心。真心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「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」。这个话是真的,不玄,有很清晰明白的理论依据,这是佛教导我们的。所以诸位同修到此地来参学,最重要的就是从佛法裡面学得放下,「看破、放下」。我常常跟大家讲,我们的根,这个根本的错误,我常常讲好像树的根本烂掉了,那还有救吗?根本是什麽?真心、本性。我们的真心本性怎麽会烂掉?怎麽会坏掉?染上了自私自利,这就完了。
佛经裡面告诉我们,真心是什麽样子?经论裡讲得太多了,真心离念。换句话说,没有妄念的心就是真心,有妄念的心就是妄心,妄行。妄是什麽?妄念。妄念裡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,起心动念是「我」,我的利益,这就完了,你这个圈圈划得太小,只有我,都没有别人。我听很多人说,夫妻两个都有祕密。有一次,有一位在此地很有名的,我们谈「唐城」那个事情,他是那边一个老闆,看到我们「佛教居士林」这样坦承公开,他很佩服。他跟他太太就有祕密,他有多少钱,太太不知道,太太有多少钱,他也不知道。这个我执还得了吗?真的只有我,我之外一个人都没有。他都不相信这个世间有可靠的人,一生不敢跟人说真话,你说这种人生活在世间多麽可怜!这是佛经裡讲「可怜悯者」。哪裡像我们学佛的人,心裡没事,决定没有自私自利,对待任何一个人都坦承公开,没有丝毫祕密。
所以头一个要学佛想成就,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如果你有私心,去不了!念佛念得再好,都去不了。为什麽?佛在经上给我们介绍,西方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不但是善,最善、上善,上善人的俱乐部,我们不善怎麽能进得去?阿弥陀佛纵然慈悲欢迎你去,那裡的大众不欢迎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「上善」是什麽?决定没有自私自利。你有自私自利,说实在话你再大的福报,你的享受是一生,你这一生享尽了,没有了!捨弃自私自利,把念头转一转,一切为社会、为众生。这还不够大,佛菩萨那个心量,他不是为我们地球众生,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所以那个心量大,这个人才叫「上善」。首先把心量拓开,决定不为自己,不为自己的好处太多了。你们诸位同修冷静观察,细细思惟,你看许多、也有出家人,为自己的,他们的形象是怎麽样的?不为自己的,我们这是不为自己的,每个星期都有两三个团到这裡来看我,这是很明显的例子。我要是自私自利,你们决定不会到这儿来看我,也不会有这麽多人聚集在「居士林」、「淨宗学会」。没有自私自利,一切公开。你们供养我的钱,我转手就过去了。李木源居士手不摸钱的,你对于居士林任何供养,即使是支票,他也叫别人收,他自己不收的,对这个东西害怕。你们交给我,我转手就送掉了。一切为正法久住,正法是教化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觉悟,一切好事裡头,这是第一等好事。
所以我跟大家讲过很多遍,社会要安定,世界要和平,一切众生要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互相尊重,互助合作,整个世界是一个大家庭。怎样才能落实?政治做不到,武力也办不到,经济、科学、技术都办不到,这大家都看得很清楚,几千年的历史,我们看得很明白,能够办得到的只有教育。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,他可以作国王,他知道这个事情政治不能解决,捨弃王位。经典裡面记载,释迦佛年轻的时候,武艺超群,他可以作将军、作元帅,他也不搞这个,他知道这个不能解决问题,捨弃了,终身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释迦牟尼佛是什麽身分?什麽样的一个人?用现在的话说,他是「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」,他干这个事情。而且是义务教学,他不收学费,他不取人家的供养,过最简单的生活,每天三衣一钵,清淨自在,快乐无比,给我们做示范。